电脑博物馆:体验那些改变写作的科技
大家好,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电脑博物馆:改变我们写作的科技》。希望能够通过几个话题来展示一系列在信息技术革命之中出现的对写作者和写作这件事情本身产生巨大影响的技术,来给大家一个机会去体验和思考科技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也希望这次能够做一次云导游,来带大家参观一下我搭建的这个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
当然需要提醒一下,因为老式的电脑大多是需要通过键盘操作而非触屏,因此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并没有对手机浏览进行优化,如果大家要想尝试的话,最好还是用PC上的浏览器。
在接下来的介绍中,我会的提到许多软件都是在这里可以在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操作的,大家可以亲自操作一下我提到的这些软件,这样的话就会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了。
首先我还是简单介绍一下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它的主要的创意是来自于互联网档案馆http://Archive.org。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互联网档案馆并没有办法很顺利的在国内访问,能够填平这样的“数字鸿沟”就成了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创建的初衷。逐渐的我发现,在介绍或者讨论许多电脑或者是互联网相关的知识的时候,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所展示的虚拟展品,在讨论或介绍许多主题的时候,都能够很好的配合我希望介绍的内容,也因此,它就成了我的“动态PPT”。
那么,我们就开始今天的第一个话题。说到电脑写作这个事情,可能大家的第一印象都会是我们写作时所使用的电脑软件,比如说平时我们会用Word或者苹果的iWork,以及WPS等软件。而这些软件都被归类为Word Processor,也就是字处理器,那我们就先从字处理器开始这一次的分享吧。
文字处理器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字处理的历史,电子化的字处理器起源于60年代,最开始是形态IBM的点磁卡片打字机,叫做IBM MT/ST。如果有人用过机械打字机就会有这样的经验:打字机虽然比写字省力,但并没有提供电子式的存储、重放或者是自由修改等字处理能力。如果打错字的话,就需要用涂改液或者胶带把它盖掉;而如果需要打印多份的话,它自己也没有办法复印,你只能每次都用手敲一遍。
但是有了磁带或者磁卡存储的打字机之后,就有一些字处理能力了,可以比较方便的在对存储的内容作出修改或是重放,文稿可以被保存到磁卡或磁带存档或携带,当你想重新打印一份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从存储介质里面调用,而不需要再重新的手打一份了。
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时候,北美的华人企业家王安创办的王安实验室开发了一款名为Word Processing System的产品,这就是WPS这个词的起源。最早期的WPS实际上只是一个增强版的磁带存储型打字机,这款产品在IBM的电子存储型打字机上搭配了王安实验室开发的电子计算器,实现了比IBM原厂的产品更丰富的文字处理功能。
大家可以想象,基于机械打字机的文字处理系统有着很大的局限,它的任何输出都需要打印在纸上,总是需要色带或者是打印纸这样的耗材。而用电子荧光屏来做这个来代替打字机的纸张作为输出的界面,在减少纸张消耗的同时,修改起来也更容易。王安实验室1975推出的OIS系统(Office Information System - 办公室信息系统)就是这样的一次升级。
短短两年之后的1977年,个人电脑革命轰轰烈烈拉开了序幕,包括Apple II,Commodore PET,Tandy TRS-80在内的三款个人电脑让个人电脑从发烧友们的玩具变成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商品,并把文字处理迅速推进到个人电脑的时代。
第一款运行在微行个人电脑上的文字处理软件,叫Electric Pencil(电动铅笔)。它的发明者Michael Shrayer他在成为全职软件开发人员之前,是一名电影工作者,他做过院线电影的摄影师,在IMDB上面还能找到其参与拍摄的作品。许多在电脑行业里面重要的发明创造,都并不是由职业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来完成的。
运行Electric Pencil
在网站里打开 TRS-80 Model III
在下面的软件列表里选“Electric Pencil”
等待磁盘载入
询问是否有小写字母支持时选Y
按Shift+"-"(减号)解除大写字母锁定
就可以自由的输入了
在Electric Pencil出现之后,我们就很快就会看到更多的电脑上的字处理软件,其中影响力最大的软件是WordStar,它可能是文字界面时代世界上最流行的字处理软件,也是后面诸多字处理软件的一个基础,在网页的电脑博物馆里面你同样可以操作它。
运行WordStar
在博物馆里找到 CP/M Z80 (MYZ80)
启动Z80模拟器,一路按任意键继续直到看到A0>提示符
输入b:切换到B盘
输入ws启动WordStar
输入D打开文书文件
输入任意文件名,就可以进入编辑界面
Z80终端不支持PC的方向键
使用Ctrl+
E
S D
X
(注意键盘上的位置)
移动光标
Ctrl+G相当于PC的Delete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使用WordStar的人,包括《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R·R·马丁就仍在使用DOS版本的WordStar,它操作方式也也启发了后面的许多软件,比如说金山WPS就很大程度上模仿了WordStar的快捷键操作。
运行金山WPS
在博物馆里找到 DOS软件:UCDOS 7.0
待UCDOS图形界面启动后,运行WPS
按“D”编辑文书文件
输入文件名
(是不是和WordStar很像?)
按ESC呼出菜单,Alt+F2启动拼音,Alt+F6切回英文
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还提供Apple II上著名的文字处理软件Apple Writer,大家也可以试试看
运行Apple Writer
在博物馆里找到 Apple IIe
点Disk1旁边的Load
找到Productivity
选AppleWriter,点Load
等待电脑启动
出现提示后,点回车启动AppleWriter
字处理软件来历史上最重要的变化要数“所见即所得(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 WYSIWYG)” 这个功能的出现,“所见即所得”出现的可能要比想象的早很多,它在1974年就已经出现在实验室里了,甚至早于前面提到的个人电脑上最早的字处理软件Electric Pencil。
而它的诞生地就是大名鼎鼎的Xerox Alto实验室中和实验室同名的Alto电脑上,大家也可以在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中体验一下这款名为Bravo的,世界上最早的所见即所得的文字处理软件。
运行Bravo
在博物馆里找到 Xerox Alto
等待系统启动,直到出现“>”提示符
输入bravo
输入字母“i”启动文本插入(Insert)模式,或“a”启动添加(append)模式,或“a”启动添加(append)模
然后就可以输入字符了
Xerox的Alto电脑和它的软件对整个计算机行业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包括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在内的许多个人电脑行业的开拓者们,都曾经参观过施乐的Alto电脑,并受其启发将Alto电脑上那些超前的功能重现在个人电脑上。1981年,微软雇佣了当年Bravo的开发者Charles Simonyi,并创造了当代文字处理软件的统治者——Microsoft Word。
最早的Word是在DOS下运行的,并没有所见即所得的功能。这一功能要到Macintosh版本的Word中才开始出现。我们可以在电脑博物馆里面试一下Word在Macintosh上的早期版本,你会发现相比文字界面中的字处理软件,Macintosh图形界面中的Word操作起来非常直观,可以在非常自如的去调整文字的效果,并且直接在屏幕上看到相应的变化。
运行Microsoft Word
在博物馆里找到 Macintosh Plus
待系统启动后,打开“HD 2”
依次选择Apps->Microsoft Word 4.0a->Microsoft Word
其操作与当代应用程序类似
如果说电子式显示屏对比机械打字输出来是文字处理的第一次革命,那么所见即所得功能就是文字处理的第二次革命。在Word出现之后的30多年的时间里,字处理器的交互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大家可以尝试使用电脑博物馆里看其他的一些字处理软件,比如说像iWork的前身ClarisWorks,Geoworks上面的GeoWrite,当然还有金山WPS97,以及日本的PC98电脑上的一太郎,它们的操作逻辑都和Word大同小异。
运行“一太郎”
在博物馆里找到 NEC PC-9801VX
在系统启动出现提示时按Ctrl+F12启用鼠标
按任意键进入系统界面
一太郎中按ESC可以呼出菜单(类似金山WPS),其余的操作与现代电脑类似
在 Macintosh II 里可以找到 Word Perfect Work(另一个著名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 Perfect的一个版本)和 ClarisWorks(苹果iWork的前身),
在 中文Windows 3.2和WPS 97 里可以找到 WPS 97,
在 PC/GEOS 中可以找到 GeoWrite,都可以试试看。
桌面出版
第二个我觉得值得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桌面出版的历史。桌面出版历史的并不是很长,它要晚于电子化的文字处理的历史。“桌面出版”(Desktop publishing,DTP)通常是指由非专业人员,使用较为廉价的个人电脑设备实现的排版。
在1980年代中期之前,操作电脑照排是一项专业性非常高的工作,一方面往往依赖于昂贵的专用电脑照排机,另一方面操作它们的用户也需要学习特定的脚本语言,比如说IBM的Script,以及一直到今天还在工程技术排版中广泛使用的TeX等等。
而桌面出版相关技术的出现使内容创作者可以自己去实现小册子或海报等印刷品的排版。其最早的实现同样出自于Xerox,1981年Xerox推出了Star工作站电脑,这款电脑有着非常精确的、所见即所得的排版功能。这是1981年的《InfoWorld》杂志的一个报道,照片中展示了电脑屏幕上的图文混排效果和通过激光打印机输出,跟电脑屏幕上保持了很高一致性的打印稿。
但是Xerox的Star电脑最大的问题就是非常贵,它在1981年的价格是16,595美元,大概相当于今天的47,000多美元,因此直到80年代中期桌面出版仍然是一件非常曲高和寡的事情。桌面出版的成本真正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还要等到苹果Macintosh电脑出现之后,在它上面诞生了一款非常著名的软件叫PageMaker,这个软件后来成为了出版界的行业标准,许多人都用过它及其继承者Adobe Indesign。
PageMaker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使用了叫做PostScript的打印控制语言,我们这个技术让不同型号的打印机都可以输出一致的结果,这也是PDF文件的基础技术。即使脱离了纸面印刷的电子出版物,当它们使用PDF格式发行时,就也同样受益于其中的技术成果。
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的Macintosh Plus中,安装有比较早期的PageMaker 2.0版;在Macintosh II里则有稍微新一些的PageMaker 4.0a版。大家都可以试用一下来感受其中的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Adobe以及被收购的PageMake的开发者Adlus所组成的“3A组合”虽然直到今天都是桌面出版市场上最重要的玩家,但并非是唯一的存在。在80年代中后期,随着图形界面的普及,桌面出版被许多提供图形界面的电脑开发商认为是推广图形界面电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比如说Atari ST曾是Macintosh最重要的竞争者之一,就也有软件开发商为它开发桌面出版软件,Linux平台上功能强大的桌面出版软件PageStream的前身Publishing Partner就诞生在Atari ST平台上。
运行AtariST上的Publishing Partner
在电脑博物馆里找到 Atari ST(单显)
启动电脑之后,双击桌面上的Hard Disk图标
打开PUBLISHM文件夹
运行PUBLISHM.PRG
超文本
接下来的话题我想讲的是超文本(Hypertext),当今天大家提到超文本时往往都会想到网页。确实,网页应该说是目前超文本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提供的链接、跳转都是超文本最典型的功能。
回顾超文本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其最初的概念和设想并非是计算机工程的产物,而是起源于某种文学创作的实践。1941年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创作的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中描述的那种主人公有面临着无数选择,而每个选择都被编写的故事,成为超文本中“链接”结构的最早启蒙之一。
而另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发明是范内瓦·布什 的论文《诚如所思》(“As We May Think”)里面提到的一个名为叫Memex的装置,这个装置是一个基于缩微胶片的信息索引系统,它并非电脑设备,但这种出于改善文档检索效率而设计的机械装置却构想了超文本类似的功能。
Hypertext这个词的第一次出现是在泰德·尼尔森的《计算机解放/梦想机器》(Computer lib/ Dream machines)书中,其中解释了Hypertext是一种非顺序的写作结构,与之同时书中也提出了超媒体的这个概念,其核心是存在多个分支的媒体内容组织。
在1970年代之后,计算机业界开发出了若干种超文本的实现,而在万维网(WWW)出现之前的超文本实现中其中最为有影响力的要数1987年诞生在Macintosh电脑上的HyperCard“超级卡片”。
在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的Macintosh II里面就安装有HyperCard,类似于万维网中的“网页/页面”概念,HyperCard的基本组织单位是卡片,通过卡片上的交互元素,观看者可以在卡片中跳转,也可以从一摞或一堆(stack)卡片,跳转到另外一摞卡片中去,就像在网站之间跳转一样。HyperCard被人们广泛使用,并影响了一系列万维网早期的开发者。比如说最早的万维网浏览器之一ViolaWWW的华人开发者魏培源就是受到了HyperCard的启发而开始开发浏览器的。
而另外一个非常重要,但是却常被忽视的超级文本的实现是Windows的帮助文件,那么我们在Windows帮助文件里同样可以找到超链接跳转这样典型的超文本特性。在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的Windows 3.2模拟器里,可以翻阅早期的Windows帮助文件。
当然最重要的超文本形式还是万维网,在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里,大家可以看到最古老的www网页:The WWW Project。万维网出现之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超越了以目录形式组织的Gopher成为了最被广泛使用的信息浏览工具,和最重要的互联网功能。
大家可以体验一下目录形式组织的互联网信息服务Gopher,使用右上角的配色主题功能可以把它切换为非常复古的黑底绿字模式。
在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网景浏览器 4.08 (Win95)提供早期的WWW体验。
快速发展的万维网技术很快具备了能够实现艺术作品的表现力。比如说1996年,奥莉雅·莉娅丽娜(Olia Lialina)的作品《我的男友从战争中归来》就是使用了当年最新的网页框架(frame)技术创作的交互艺术作品。虽然HyperCard也可以用来构建复杂的交互体验,如游戏《神秘岛》(Myst)就是使用HyperCard开发的,但www却具备HyperCard所没有的网络传输功能,可以按需下载要访问的内容而不需要全部下载到本地执行。
文字冒险游戏
如果说超级文本的出现刷新了文字创作者对内容组织和检索,而另外一群电脑爱好者、科学家,同时也是文字内容的创作者们则开始尝试将文本变得更加有交互性,这种尝试的结果就是文字冒险游戏。
早期的两个最重要的文字冒险游戏是1976年的Colossal Cave Adventure(巨洞冒险,时常被简称为“冒险”- Adventure)和1977年的Zork(魔域)(早期版本被称作“地牢”- Dungeon之后为避免“龙与地下城” - Dungeons and Dragons产生版权纠纷而改名),这两个游戏使用了大量的文本来描述故事的环境和情节,其中需要大量的阅读,但推进剧情的却需要远比文本和超文本更多的用户交互。
在单机文字冒险游戏的基础上,人们开发出它的线上版本MUD,也就是多用户地牢(Multi-User Dungeon),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它是与Zork之间的联系,它基本上继承了Zork的交互方式,但人类玩家在其中却不再孤独,而是可以和其他玩家进行交互。当MUD进入到了中文世界后,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一个衍生作品就是出现于1995年的中文MUD《侠客行》,而它最初的开发者之一,正是中文世界里著名的“公知”方舟子。1996年开始运行的“北大侠客行”至今仍在运营,是中文网络游戏的“活化石”。
在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通过PDP-11电脑模拟器,你可以非常“原汁原味”地体验《巨洞冒险》和《魔域》这两款70年代的文字冒险游戏,在模拟器里你可以观察到70年代小型机面板上闪烁的指示灯,并体验当年小型机所使用的的操作系统。当然你并不用感到害怕,它操作起来并不是很复杂,大家只要follow这个指南就可以了。
体验古老的文字冒险游戏:巨洞冒险 Adventure、魔域 Dungeon
在电脑博物馆里找到 Digital PDP-11/70
点Reset,确定,重新启动电脑
在“Disk Drive Controls”的第二组下拉列表中选中“RK0”和“RT-11 v4.0”
点“RT-11 v4.0”旁边的Load,然后点RK0下面的Boot
等待电脑启动,出现点提示符
输入“R ADVENT”启动巨洞冒险
输入“R DUNGEO”启动魔域
在游戏中,使用HELP命令可以查看帮助
我今天的分享就要结束了,可能因为准备的不是很充分,所以很多东西只能粗略的讲过,在这里,我也很惊奇地发现,我所描述的,正是我现在所工作的“上下文”(context),当我写下这篇讲稿时,我使用的正是文字处理器,而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本身也构建于超文本技术。
出处:https://zhuanlan.zhihu.com/p/133605117 有删减